關於國產輕武器的發展,相信大家已經有目共睹,像是耳熟能詳的191式係列步槍,還有山地重機槍、精確人員狙擊步槍等等。這其中消息比較零碎,似乎感覺無法構成體係,那麽這次就根據社交媒體上的一張圖片,來幫大家歸納一下目前國產新型機槍整個的大致脈絡,而且不難看出其中很多是根據空降兵部隊所提的要求而研發的,特征非常明顯。 
從這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出,在某輕武器研究機構內,排列著幾款正在等待測試的輕武器,其中有疑似7.62毫米的通用機槍,還有一款或許是5.8毫米的傘兵用機槍。該口徑彈藥和目前的191式一樣采用小口徑,或許是是通用彈藥。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旁邊有兩種三腳架,一種比較低矮的小型三腳架,和之前出現的被稱為“菜地機槍”的測試中的新型機槍的三腳架類似。而另一款較高大的三腳架,可能就是旁邊7.62毫米通用機槍的配套三腳架。雖然對這幾款新型機槍的型號還僅僅是猜測,存在分析空間,但是根據圖片,以及之前的一些信息,大致可以看出目前國產新型機槍分為4個主要型號。 其中“菜地機槍”在測試後或許會定型為兩種型號,一種是換用短槍管的5.8毫米傘兵輕機槍,依然采用兩腳架,也就是圖片中右側的那把小口徑輕機槍。而另一種可能采用長槍管,定位於傘兵重機槍,口徑依然采用5.8毫米口徑。除此之外,還有大家之前見過的的QJZ-171式12.7毫米的山地重機槍,以及7.62毫米NATO彈的通用機槍。這樣通過4種型號就拚湊出了未來新型機槍發展的一個基本脈絡。 當然,從這其中也可以發現,12.7毫米山地加強和通用班機基本是剛需,而剩下的兩款適合空降兵則可能是量身定製,主要是為了滿足空降兵在攜帶重量和空間有限的情況下,重點加強其單兵機槍火力。而這兩款武器在研發初期就叫傘兵加強,因為是傘兵提出的需求。而這也不難看出,現在的國內的裝備條件大幅改善,完全可以提要求後進行設計定型,既可以少量裝備,如果適應性強也可以廣泛配發。 而如此重視空降兵的裝備需求,也說明未來該兵種是可以通過運輸機空速投送的廣域作戰力量,將是重要的快速反應先鋒。尤其是在重要熱點地區的突發情況,空降兵部隊也可以直接攜帶輕武器和少量輕裝甲裝備直接空運到海外區域,這可能比輕裝合成旅的集結速度和運輸還要更快捷。當然在未來可能出現的登陸作戰中,空降部隊也將承擔敵後開花,對重點目標打擊等重要戰術任務,因此提前強化空降兵武器,依靠裝備盡可能的提高戰鬥力,以及完成戰術任務的能力,這叫做未雨綢繆,隻有這樣關鍵時刻才能派上用場。 總體而言,國內目前輕武器研發水平在不斷提高,數量也在井噴,這是不爭的事實,至少經費上相當充足,一口氣上4個型號的機槍都沒有問題。而相比重型裝備車輛、防空武器和輪式車輛的換裝而言,輕武器相對成本較低,換裝速度快。未來一段時間,我們或許還會看到不少新型國產機槍定型。至於到底是通用機槍,還是傘兵機槍也不用糾結,誰提的需求也不重要,隻要是好用的,能夠提升戰鬥力的裝備,那麽最好是多多益善,相信這點大家肯定沒有意見。 不過除此之外,對於新武器部隊測試後的反饋,以及對武器性能後續關注和迭代也很重要,其實輕武器在戰場上是戰士一直不離手的東西,因此不是靠閉門設計出來,而是在不斷地測試打磨和反饋中改進出來的。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